计算机科学技术与软件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依托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和地理信息科学四个学科(首批国家一流建设专业)、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连续十五年评估优秀),五年来,通过整合优质队伍、教学和实验资源,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高质量完成实验教学培养目标。

中心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学校的本科生院和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负责对中心的人才培养和日常运维进行指导和监督。中心内部构建了:

1)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统筹协调中心运行和资源整合。中心的建设接受由各级领导、教授、专家组成的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

2)教师教学水平质量保障机制。从教师选聘、教学内容规划、岗前培训、过程监督、质量评估等各个环节,加强质量建设;

3)开放运行安全运维支撑体系。本中心的实验教学资源实行全开放运行,全面支撑多学科、多类型的实验教学人才培养需要。

4)资源共享示范辐射工作机制。中心在推动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创新的同时,通过虚拟教研室、暑期导教班、教材案例库、科普教育等多种方式,不断推动优秀教学成果的共享和推广。

        五年来,在南京大学三元四维人才培养体系和熔炉工程基础上,示范中心围绕 “一个核心基础和三个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设思路,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创新、教学内容优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高质量开放运行服务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和地理信息科学获批首批国家一流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的相关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人工智能产教融通等实验教学体系建设获得广泛认可,相关经验在国际权威期刊CACM上发表,广受好评和认可;出版了一系列优质教材,其中《机器学习》和《操作系统》两本教材分别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和二等奖。多位教授分别获评教学名师、CCF杰出教育奖、宝钢教育奖等。一大批本科生在科研创新、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方面取得互联网+”大赛金奖等优秀人才培养成果。

        未来示范中心将继续围绕建设目标,力争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和开放运维等方面再创佳绩。